现代迷信掩盖着的儿童强迫症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08-15
每种文明都有相应的禁忌和禳灾仪式,其中一些还构成了该文明的重要标志。但是在这些禁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科技水平发展低下而形成的对自然现象的迷信性解释,而为此采取的相应的仪式则折射出人们敬畏自然、祈求平安的心态。在中国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中,也有许多这类禁忌与仪式。如在过春节这个“吉庆”日子里若有人打碎碗、碟等家用器皿,家中老年人往往要念叨几句“岁岁平安”,以冲淡由此带来的不快或驱除与此有关的“不祥之兆”。类似的例子还有遇到旋风刮过啐三口口水或念一声“逢凶化吉”的咒语、在路上遇到送葬的就要念“晦气”,啐上一口口水等。随着现代科学和文化的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相信这些迷信观念并采取相应的仪式的人已越来越少。
然而,人类的脚步进入了21世纪后,我们在报纸上却又读到了现代迷信的故事。据某报载,有的儿童或少年在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迷信行为,如出门时很注意自己迈出门口那一刹那是哪只脚先出的门口,往往会因为自己认为出错了脚而担心当天会发生某些不吉利的事情,如考试成绩差、父母工作不顺利、甚至亲人会遇到车祸等。还有的儿童在某一特定的日子里,一定要穿着有一定规矩的服饰,认为这样可以“辟邪”。如果当天没有按照规矩穿着固定搭配的服饰,就会焦虑不安,总有些大祸临头的预感而惶惶不可终日。这些儿童往往为此采取一些仪式性动作,如频频默念某一语句、反复屈伸自己的某个手指等。他们认为通过这样的行为动作可以抵消或消解自己未能按照规矩穿着固定搭配的服饰导致的不良后果。还有的儿童在上学路上遇到垃圾车或殡葬车就坚信这是“不祥的”预兆,而担心自己当天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测验成绩差甚至家中要发生什么重大灾祸等。这些儿童也常常采取一些他们自己认为有抵消作用或“逢凶化吉”的仪式化行为、动作,如吐口水、跺脚、骂脏话、念自己认为的“咒语”。该文的作者认为,这是一种现代迷信,但并未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本质。
从表面现象看,这与以往的封建迷信并无明显不同。但细细分析却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封建迷信是以民间文化代代相传的方式使后来者接受的观念,相信其间因果关系并实施相应“辟邪”仪式是外界灌输的结果。而这些所谓现代迷信却是往往是这些儿童根据自己的理解杜撰或附会的产物,其采取的仪式行为也是其自己或在某些民间传统的仪式加入自己的附会而成。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孩子们实施仪式动作之前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坚信某一事物对其具有的特殊的预示性含义,而且这种含义中往往是一些与己有关并对己不利的内容,他们还会产生了相应的担心与焦虑。
透过这种现代迷信的现象,看到这种现代迷信背后所隐藏的强迫症状。这些孩子们坚信某种现象所包含的具有对己不利的预示性含义,并采取一些独特或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动作去预防或抵消这种“庸人自扰”的“潜在”危险,同时也用以缓解自己的焦虑。这种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强迫性超价观念,属于一种具有较强病理意义的强迫思维。一般而言,具有这种表现的少年儿童均可能患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患有强迫症的少年儿童可能受到这些超价观念的影响,除了伴有与此观念相联系的焦虑、紧张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整体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有一部分患儿还可能将其父母拉进其超价观念之中,强迫其父母或其他人也采取一些其本人认为有用的“辟邪”仪式,搞得全家“不得安宁”。这些患儿除了有超价观念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的强迫观念和行为,如因担心自己未完成好而反复检查自己已经完成的事情、因担心受到细菌沾染而反复、长时间洗手、洗澡等。
现代精神病学的进步已使人们对强迫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发展出的治疗手段,多数强迫症患者均可以通过药物和行为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 上一篇:上一篇:这些强迫症毁掉你的皮肤
- 下一篇:下一篇:什么是中国式的强迫症呢

阅读本文的患者还看了
-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