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帽子不要随便戴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08-06
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抑郁症较广为人知,却也较容易被误解。很多人把抑郁症简单地理解成心情不好很郁闷,或是“小心眼”想不开;有些人却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抑郁症无法治疗。
不要对抑郁症忽冷忽热
公众很容易混淆“抑郁”和“抑郁症”这两个词,当今社会上有一种“泛抑郁化”倾向值得警惕。不少人遇到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说自己“抑郁了”。
事实上有抑郁情绪并不意味着得了抑郁症。抑郁症与遗传、性格以及社会因素有关,压力大并非抑郁症的必然因素。
随着心理知识普及,人们开始了解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这是进步。但与“泛抑郁化”形成对比的是,很多人不拿抑郁症当回事,觉得“这不就是情绪‘感冒’吗,我能扛过去”。
还有人觉得患了抑郁症的人“很矫情”,更有人认为“找个心理医生‘话疗’就能治好”。这两个误区都会降低人们对抑郁症的重视。
正确认识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许多人都在遭受工作、生活、感情打击时体验过,是一种正常而自然的心理现象。我们不能把偶尔的情绪低落划归为抑郁症。
抑郁症以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愉快感缺失为主要临床特征,有“三高两低”的特点: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与之相对的是低识别率和低,目前对于抑郁症的认别和治疗均不足10%。
因此,公众不能将抑郁症的认识简单化,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望文生义,认为抑郁症就是不开心,或者认为感到忧郁就是抑郁症,我不忧郁、没有悲伤的事就不是抑郁症。
抑郁症必须找专业治疗
抑郁症不可怕,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可以控制,获得临床治疗。
如果发现身边人或自己有情绪问题,不要贸然下结论,而要找专科医院的医生,寻求专业帮助。
亲友帮助很重要
值得提醒的是,不少患者有病耻感,因怕丢脸而拒绝就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医生强调,疾病不是耻辱,治疗才是出路。而亲人的“共情”、倾听、适当的肯定等对患者来说很重要。
寻求社会支持对抑郁症患者很重要。不管亲人还是朋友,有一个靠谱的倾诉对象,说出心里的困惑,周围人给予理解帮助,有助于患者恢复。
针对高复发的特点,抑郁症患者应接受全病程治疗。药物是选择的抗抑郁治疗方法。
但抗抑郁药物一般在治疗后1~2周左右才果,并非立竿见影,患者不能觉得症状没有缓解,就擅自停药。至于药物副作用、怕越吃越傻、药物成瘾等误区,不能盲信。
此外,心理治疗可辅助药物治疗,改善患者依从性,预防复发。运动对抑郁症治疗也有一定帮助。但重度抑郁患者精力减退,运动不起来,这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医学帮助。
- 上一篇:医生居然平均每天都会接诊一位抑郁症患者
- 下一篇:新妈妈产后抑郁 离你有多远
-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